對許多甜食愛好者而言,巧克力不只是食物,更是一種無可取代的滋味。正如美國作家派區克·史基·凱特林所說:「其他的東西不過是食物而已,然而巧克力卻是巧克力。」這句話道出了巧克力在大眾心中的獨特地位。然而,你是否知道,市面上常見的「白巧克力」,其實並不算是真正的巧克力?
白巧克力為何不算是巧克力?
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(FDA)的定義,真正的巧克力必須包含三種主要成分:可可脂、可可粉以及可可膏(亦稱可可固形物)。而白巧克力雖然含有從可可豆中提煉出來的可可脂,但卻不含可可粉與可可膏。這也就意味著,從成分角度來看,白巧克力並不符合巧克力的定義。
可可脂與可可膏的差別在哪?
製作巧克力的第一步是從採收可可豆開始,這些可可豆會經過發酵、乾燥、烘焙與研磨等程序,最終形成一種具有濃郁香氣與苦味的膏狀物質——可可膏。透過壓榨可可膏,可以分離出可可脂,而剩餘的固體部分再進一步研磨後,就成為可可粉。這三者共同構成巧克力風味的核心來源。
可可固形物決定巧克力的風味與濃度
在市售巧克力產品中,常常會標示「可可含量」的百分比,這代表其中可可固形物所占的比例。舉例來說,若某款巧克力標示為72%,即表示其中72%為可可膏、可可粉與可可脂的總和,其餘則是糖、香料與乳化劑等添加物。一般來說,百分比越高,苦味也越強烈,風味也越濃厚。
白巧克力的魅力與挑戰
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,自然少了巧克力特有的苦味。其主要成分可可脂,是使巧克力在室溫下維持固態、入口後迅速融化、帶來絲滑口感的關鍵。可可脂本身幾乎無味,通常會搭配香草、牛奶與大量糖分調味,使其風味溫和,口感細膩,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粉絲。
然而,為了降低成本,許多廠商會以植物油部分替代可可脂,導致白巧克力的品質下滑,進而影響口感與風味。專業巧克力愛好者也因此對市售白巧克力持保留態度。
如何挑選品質優良的白巧克力?
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自2017年起便訂定了《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》,明確規範黑巧克力、牛奶巧克力與白巧克力的成分與標示要求。若產品中植物油含量超過總重的5%,就必須於品名標示「代可可脂」,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。
消費者在選購時,除了注意產品標示,也可從外觀判斷品質。過於潔白的白巧克力可能添加了過多植物油,應選擇呈現象牙白或淡米黃色的產品為佳,這類白巧克力通常含有較高比例的天然可可脂,品質相對較佳。
小心攝取,放心享受
雖然白巧克力未被正式歸類為「真正的巧克力」,但其絲滑口感與濃郁甜味仍深受喜愛。只要挑選來源可靠、成分標示清楚的產品,並注意適量攝取(尤其是糖分含量通常偏高),白巧克力依然可以是甜食迷的理想選擇之一。享受美味的同時,也能吃得安心。